晁先生77歲的老母親站在病床前,拉著兒子的手 實習記者 楊晨 攝
  華商報寶雞訊(記者 陳文強 實習記者楊晨)因突發疾病,寶雞一男子切除小腸變成了“無腸人”。切除小腸近一個月來,他一口飯都沒吃過,而且喪失消化吸收能力的他今後都不能吃飯,只能通過營養液來維持生命。
  寶雞男子晁俊峰今年47歲,早年在一國企上班,6年前在孩子1歲的時候與妻子離了婚,後來一直在外地打零工。今年10月15日,他感覺胃部和肚子疼痛難忍,隨後被工友送到醫院救治。在西安一醫院診斷後,發現他的十二指腸和小腸之間長了一個血栓,已經導致整個小腸萎縮壞死,隨後醫生對小腸進行了切除。
  晁俊峰的妹妹晁俊萍說,哥哥手術後只留下了30釐米左右的小腸,現在已經完全不能吃東西,只能用營養液維繫,短短一個月體重下降了60多斤。
  昨日,華商報記者在寶雞市人民醫院腫瘤外科見到了晁俊峰。他躺在病床上正在輸營養液,年邁的母親在床前照顧他,而老父在家照顧只有7歲的孫子。
  寶雞市人民醫院腫瘤外科梁醫生介紹,晁俊峰得的是腸系膜動脈栓症,切除小腸後只能用小腸移植和腸黏膜恢復等方法救治。小腸移植手術難度大,全國也只有幾個醫院可以做,而移植需要尋找供體,資金需求也很大,而且就算手術成功,也可能存在排異問題。目前只能採用保守的營養支持治療,每天輸營養液。
  >>知道一下
  小腸移植 比心腎移植更難
  在醫學上,正常人的小腸約5~7米,是吸收營養的重要器官,小於1米存活率比較低。一個人若沒有了小腸,在醫學界被稱為“無腸人”,吃下任何東西都無法吸取營養,因為單純依靠腸外攝取營養,久而久之會引起肝臟衰竭、敗血症等危及生命。
  在治療方面,可以採用移植的方法,但據瞭解,小腸一度被視為器官移植的禁忌器官,比腎、心、肝等器官移植更困難。在亞洲國家,小腸移植也僅處於起步階段。
  全球關於小腸移植的資料顯示:目前世界上僅有73家器官移植中心能做小腸移植手術,其中半數以上在美國。國內第一例親體小腸移植於1999年5月在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完成,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小腸移植者僅一千餘例,存活600餘例。
  (原標題:寶雞一男子成了“無腸人”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50navp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